【文字解读】《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 指导意见》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4-20 8:32:24 浏览次数:1240 字体:[ ]

一、起草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李国英部长指出,新阶段水利工作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要求健全水利工程安全保护制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新时代提出新要求,加快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效改变水利工程粗放的管理模式,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必然要求。我国已建成由水库、堤防、水闸、灌区、泵站和调水工程组成的水利工程体系,这些水利工程在发挥巨大防洪减灾、供水灌溉、生态保护效益的同时,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存量病险工程尚未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安全隐患依然严重;基层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管护经费不足,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工程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较低,运行管理手段落后。这些问题与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守住安全底线,同时,着力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管理规范化、智慧化、标准化。

二、主要内容

《关于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标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从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5方面,明确了标准化管理要求;确定了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资金保障、推进智慧水利、强化激励措施和严格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构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工程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保障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保证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指导意见》确定的主要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强化工程安全管理,消除重大安全隐患,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2022年底前,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建立起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全面启动标准化管理工作;2025年底前,除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工程外,大中型水库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大中型水闸、泵站、灌区、调水工程和3级以上堤防等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2030年底前,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

四、具体要求

《指导意见》要求,从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等5个方面,实现水利工程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一是工程状况方面,要求工程现状达到设计标准,无安全隐患;主要建筑物和配套设施运行性态正常,运行参数满足现行规范要求;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运行正常、安全可靠;监测监控设施设置合理、完好有效,满足掌握工程安全状况需要;工程外观完好,管理范围环境整洁,标识标牌规范醒目。

二是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工程按规定注册登记,信息完善准确、更新及时;按规定开展安全鉴定,及时落实处理措施;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并公告,重要边界界桩齐全明显,无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活动;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防汛组织体系健全,应急预案完善可行,防汛物料管理规范,工程安全度汛措施落实。

三是运行管护方面,要求工程巡视检查、监测监控、操作运用、维修养护和生物防治等管护工作制度齐全、行为规范、记录完整,关键制度、操作规程上墙明示;及时排查、治理工程隐患,实行台账闭环管理;调度运用规程和方案(计划)按程序报批并严格遵照实施。

四是管理保障方面,要求管理体制顺畅,工程产权明晰,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人员经费、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到位,使用管理规范;岗位设置合理,人员职责明确且具备履职能力;规章制度满足管理需要并不断完善,内容完整、要求明确、执行严格;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有序;精神文明和水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五是信息化建设方面,要求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工程基础信息、监测监控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完整、更新及时,与各级平台实现信息融合共享、互联互通;整合接入雨水情、安全监测监控等工程信息,实现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应用智能巡查设备,提升险情自动识别、评估、预警能力;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制度健全,防护措施完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